fbpx
back view

日本轉職網站及仲介的推薦與心得

2020年年末拿到現職offer(日本稱為內定),回顧從有轉職念頭,實際付出行動到拿到想要的內定也超過一年了。這一年碰到疫情,日本許多職缺突然喊停,或是企業選擇不開缺,因此中間我也暫停了半年左右。轉職雖然是條孤獨又痛苦的道路,但回頭看也發現自己成長了不少。以下是分享這一年來使用過的許多日本轉職平台網站與仲介的心得,希望能提供給同樣在轉職奮鬥中的人參考,加油!

 

請做好心理準備:沒有一位仲介可以適合所有人

雖然可以從轉職網站的特性,仲介手上職缺的質與量、提案力以及各種支援的態度與實際作為來鑑別仲介的大致優劣。不過有時候我覺得找仲介也像在找交往的對象一樣,除了每個人的需求及條件都不同之外,契合度(也就是日文的相性)也很重要,有時候朋友熱心推薦的仲介,接洽過卻覺得不是那麼契合,此時就別再執著,move on,畢竟仲介數量那麼多,多多接洽,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

轉職網站平台及仲介推薦與心得

那麼以下就以我曾使用過的轉職網站及平台、仲介來介紹,先在這裡說明我是文組,因此沒有接觸過理工科像是工程師專用的轉職網站,對理工科的朋友可能參考價值較小,但若想大略掌握日本轉職網站平台生態,也可以看看。(寫文時才發現我真的用了非常多!)雖然也碰過一些專業度不夠或是態度很糟糕的仲介,但單一仲介也無法代表整個轉職網站,所以我還是會盡量以平台的特性去介紹,希望大家能從中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去登錄及使用。

 

工作交流平台/轉職social media

以下列出的偏向social media的類型,像是知名的LinkedIn以及日本的WANTEDLY。

 

LinkedIn
LinkedI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

這個應該不用我多做介紹,以專業或職業為主題的social media中,算是目前最知名也最活躍的。除了可以透過這裡追蹤一些知名企業的消息,也會有一些企業在這裡釋出職缺,不過大多是外商。除此之外也有企業或獵頭會透過這裡直接與你接洽,初期我加入了可試用1個月的premium會員,可以看到更多資訊,不過可能是我檔案寫得不夠好,或是需要一點時間發酵,初期效果不大,到中後期才比較明顯,甚至是現在反而有更多企業或獵頭會找我。獵頭大約有半數是說英語的,而當中企業來找我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有Oracle跟Bytedance(就是Tiktok的公司啦,不過有在轉職的話應該會常在各處碰到他們家ㄎㄎ)。

不過我也在這裡碰到一位目前覺得最好最適合我的仲介,雖然最後因為現職(外商)的offer需要回覆,他推薦的職缺(日商)程序比較慢,我等不了而沒有選擇他的,但還是很想推薦給合適的人,這留待最後面再介紹。LinkedIn的主要語言還是以英文為主,所以假如沒有特別想找與英文相關的工作,可以跳過沒有關係。

 

WANTEDLY
WANTEDLY

WANTEDLY

https://www.wantedly.com/

簡單來說就是日本版的LinkedIn。我忘記從哪裡看到,抱著好奇心登錄已經超過3年了,只是就一直放著,直到轉職活動開始時才修改我的檔案。個人感覺是上面多以新創為主,喜歡新創的環境的話可以去看看。我在這裡收到WANTEDLY、知名廣告代理商以及新創不動產行銷等企業的挖角。

優點:當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就可以點下「話を聞きに行きたい」功能,就有機會直接與對方公司透過訊息或是面對面(目前有疫情可能比較難)聊聊。在正式的面試之前,先有瞭解彼此的機會,這算是WANTEDLY最大的特點。

缺點:個人感覺這裡比較像企業PR的social media。站在企業方的角度,能宣傳公司文化與職缺,吸引到有興趣的人沒錯,但站在求職者的角度來看,職缺介紹通常不像求人票把條件寫的很清楚,比較像在看公關稿。也有一些公司的職缺似乎是一直開著,但沒有真正在找人,所以有可能你發了訊息,但不會收到回覆。

接著是剛剛的優點,雖然有在面試前彼此輕鬆聊聊的機會,但對求職者來說,例如我還是會做一些準備,因此當聊過後再進入到面試階段(目前碰到的面試次數並不會減少)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拉長了整個流程,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也比較多。

另一個是個人感覺,但不代表全部。就像上面寫到的,職缺介紹裡沒有詳細的條件,希望透過價值觀跟企業文化媒合是WANTEDLY的特色沒錯,但對有一些人來說,耗費了時間與精力才發現一些致命的條件不吻合,就有點浪費雙方的時間了。而我有進入到面試階段的幾家公司,雖然並未明說,但聊過後可以感覺到薪資條件或是福利可能不算太優渥。當然這要看每家企業,不過既然上面以新創為大多數,薪資福利也許能期待的幅度並不會太大。

 

轉職仲介與獵頭

以下介紹我用過的幾家大手或外國人、外資的轉職仲介,考慮到文章長度,有些只用過一兩次的就不寫在這裡了。

 

RAgent
RAgent

RECRUIT AGENT(RECRUIT旗下)

https://www.r-agent.com/

這是我第一個登錄的轉職仲介網站,當時我還只是有轉職的念頭,是正在轉職的朋友推薦給我的。那時印象最深的是這個App一打開就會出現一個你投過幾次履歷的數字,朋友的數字我記得超過100!那時就隱隱覺得在日本轉職真是不簡單啊。印象中在網站登錄基本資料後,對方會打電話跟你約時間,當時是疫情發生前,我到他們位於丸之內的大樓與仲介面談。面談時仲介會針對你的履歷給予建議,釐清你的工作經歷,並先找數個職缺給你確認當下進行討論。

優點:我當時碰到的仲介不錯,會針對履歷給予意見,面試對策或是有問題的回覆也都算快速。面談時也會獲得面試講座的資料,可以免費參加面試對策的講座,假如沒有在日本企業面試經驗的話,可以獲得一些技巧。登錄的第一個月獲得大手數位廣告商的子公司、大手媒體公司、台灣知名企業的日本分公司等的面試機會。

缺點:這個缺點算是各家大手轉職仲介的缺點,通常只有第一次的職缺是仲介會認真幫你篩選,但畢竟仲介手上應該也有不少求職者,接下來1個月可能會有仲介挑選與Ai配對兩者並行,但越到後面有時候會覺得與自己的期望及條件越來越遠,後繼無力的感覺。之後變成偶爾看看推薦的職缺與搜尋職缺的工具。

 

RGF
RGF

RGF (Professional Recruitment Japan)(RECRUIT旗下)

https://www.rgf-professional.jp/

是以外資或是有進出海外的日本企業為主。在RGF不會有專屬的仲介,你的履歷會被共享,然後各個仲介覺得有合適你的職缺就會各自聯絡你。

優點:各仲介會先評估你應該適合這個職缺才會聯絡,加上有比較多外資與國際化的日本企業職缺,適合有語言優勢的人。我拿到了L’Oreal等的面試機會以及日商台灣分公司的內定。(年薪有將近出國前的2倍,考慮之後還是辭退,但能了解自己在台灣的市場價值)

缺點:仲介有說日語也有說英語的,他們家可能講求速度,常常突然接打電話來劈哩啪啦介紹起職缺,然後問你要不要投。我覺得這在你同時有許多轉職平台進行的狀態下會有點困擾,所以我還是會請對方再寄JD過來,看過才評估。我也在這裡寫了唯一一次仲介的客訴信,有個進行中的職缺,仲介總是沒有寫信約好時間就一直打電話來(正常來說仲介會先寫信詢問,幾號幾點打電話過來是否方便),一天會打好幾通,讓我非常困擾。有次在電話當下請他之後先寫信再打來,居然被掛電話,氣到馬上寫客訴信!

 

doda
doda

doda(PERSOL旗下)

https://doda.jp/

在RA(Recruit Agent)登錄大約一週後,應該是在リクナビ上大量的仲介與職缺訊息中看到了doda。母公司PERSOL是很大家的人才仲介公司,旗下品牌非常多,也有進出海外。登錄後同樣的到他們位於東京車站的辦公室與仲介進行面談(疫情前),大手的轉職仲介流程大致相同,確認工作經歷與條件,針對履歷給予建議,然後介紹職缺。

優點:當時的仲介同樣也不錯,很細心地幫忙修改履歷。當時他推薦我加入LINE,畢竟用mail或是網站上的訊息無法常常確認,用LINE聯絡更加便利。初次投的履歷配對度相當高,我歸功於仲介修改履歷以及找到的職缺合適度高,當時拿到位於二子玉川的知名企業、幾家數位廣告商、知名服飾企業等的面試機會。

缺點:印象中後繼無力的時間來的更快,投完第一波履歷之後,被推薦的職缺都不是很有興趣,或是來問我要不要試試同公司但是非我期望的業務職缺等等。剛剛久違的去翻了一下LINE的對話,後來都是我主動找有興趣的職缺問他能不能幫我投,之後就漸漸淡出了……

補充:下半年重新啟動轉職後有再次與新的仲介面談,有拿到EC、IT等企業的面試。不過已非主力,同樣是偶爾看看職缺與搜尋職缺的工具。(久違的登入才發現有叫我去面試的訊息……)

 

ミイダス
ミイダス

ミイダス(PERSOL旗下)

https://miidas.jp/

其實我對這網站沒什麼印象……可能是在查面試公司的資料時被推薦的網站,吸引我登錄的功能是輸入一些資料後可以計算出你的市場價值。不過印象中學歷等還是以日本為主,沒有海外大學的選項,因此市場價值只能當作參考。

優點:能計算出你的市場價值。會有企業直接聯絡挖角。

缺點:計算的市場價值,對沒有日本學歷的人參考價值可能不高。可能是我沒有認真設定的關係,感覺上面的企業規模比較參差不齊,我的使用頻率偏低。

 

Geekly
Geekly

Geekly

https://www.geekly.co.jp/

以IT、網路及遊戲業界為主的轉職網站。我是在AMBI(後面會介紹)上面被仲介聯絡的,當時轉職活動已經休息半年,下半場剛開始。第一次透過線上面談,第一印象並不是太好,對方有點懶洋洋的感覺,而履歷應該也沒有仔細看過,更別提修改或建議了。我後來是自己發現履歷有一個錯誤,重新修改後再提交的。

優點:鎖定業界,節省更多時間。因為縮小範圍,配對率可能會更高,職缺有不少業界的大手或知名企業。雖然對仲介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太好,但後續面試的follow都有做到,提供企業過去的面試資訊或是面試攻略等等,仲介回信的速度也快,後來其實反而有點喜歡這樣恰到好處的距離。有拿到大手廣告公司、知名遊戲公司、幾個數位廣告公司及媒體公司的面試機會。

缺點:也有可能是我設定的關係,感覺職缺的案件數量不如前面幾家大手轉職網站多,也許適合重質不重量的人。

剛剛久違的登入發現有個介紹方案,就是我介紹朋友去登錄並完成面談的話,可以獲得禮券。(笑)有人打算要登錄並想給我寫這篇文章一點小支持的話,歡迎按下方連結到粉絲頁聯絡我(有姓名跟e-mail就可以了)。

shushu自由研究所

 

Robert Walters
Robert Walters

Robert Walters

https://www.robertwalters.co.jp/

這家不知道怎麼拿到我的資訊,在我還沒有轉職想法時主動聯絡我的,而且當時是打公司電話找我,還是我前主管接的……

優點:多外商或是需要英文的工作職缺,會有些進入日本市場還不久或是在知名度還不高的外資企業職缺

缺點:當時雖然還沒有想要轉職,純粹想試試看就去面談了(疫情前)。面談是全英文,可能是溝通不到位,因為我在台灣有媒體業的經驗,所以常推媒體業的工作給我,但通常是需要日文或英文母語……同樣沒有專屬的仲介,因此也會直接打電話來介紹職缺,要注意的是不只介紹正社員的工作,看JD偶爾也會有契約或是派遣的工作。

其他還有一些轉職仲介,不過使用頻率應該更低,第一次介紹的職缺沒有持續進行就沒後續的就不多作介紹了

 

轉職登錄平台

除了仲介及獵頭,也介紹幾個平台,登錄後可能會有企業或是仲介來挖角

 

AMBI
AMBI

AMBI

https://en-ambi.com/

號稱若手ハイキャリア(年輕但薪資不錯或高階)的轉職平台,必須上傳履歷才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優點:透過搜尋功能可以找到有興趣的職缺按下entry,對方會判斷合格率高低,中高以上才會有企業或是仲介與你聯絡。網站上有些個性分析的功能,對於還不確定想做什麼的人也許可以提供參考。有拿到大手廣告公司、數位行銷公司、人才仲介公司、不動產公司及製造業等的面試機會。

缺點:這缺點見仁見智,假如是想找雇用外國人或使用外語的工作,以比例來說可能不高,大多是需要使用日文的工作。上面的仲介有大手也有比較不知名的,比較參差不齊,我也有在上面碰過讓人氣到不行的仲介,建議慎選。

 

BIZREACH
BIZREACH

BIZREACH

https://www.bizreach.jp/

電視廣告打很大,也是號稱適合即戰力的hi-class轉職平台,職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企業、獵頭及仲介、網站推薦。我必須說其實我後期才登錄,使用時間不長,因此不算特別熟悉。但我目前的工作是在這裡獲得的,所以還是介紹一下。

優點:個人覺得有相對工作經驗及能力的話,被挖角的頻率頗高,我目前的工作也是在這裡被公司直接挖角的

缺點:同樣要登錄履歷,但不是上傳檔案就好,要根據網站格式一一填入,因為我很懶,所以登錄了一陣子後才弄好履歷。AMBI其實也是,但BIZREACH要填的項目比較多,我就懶了(喂)。登錄一段時間後,有些資訊會開始看不到 ,需要完成一些動作才能獲得premium券或是就需要付費了。

 

CAREER CARVER
CAREER CARVER

CAREER CARVER(RECRUIT旗下)

https://careercarver.jp/

是RECRUIT的獵頭平台,也是號稱high-class(大家主打的點怎麼都一樣),網站上寫有許多年收800~2,000萬日幣的職缺。但這個網站我同樣是很後期才登錄,加上真的很懶得再填一次我的履歷(我到現在都沒完成),所以能介紹的點比較少,還請見諒。

優點:網站推薦的案件雖然不像廣告寫得那麼高,但確實是比較多管理職或高年薪的職缺。應該會比較適合經驗豐富或是管理職使用。

缺點:從網站的推薦案件可以主動聯絡負責的獵頭及仲介。也會有獵頭與仲介主動聯絡,但應該是因為我並沒有完成我在網站上的履歷,所以獵頭的信件內容都寫得很空泛,鮮少有針對我的職缺介紹,所以我也懶得回信。因為我自己不是很積極地使用,所以可能不太確定是缺點,但有這個傾向。

 

外國人職缺專用仲介

我使用的經驗不多,大多是朋友介紹,但目前碰到的經驗都不是很適合我。一次是對方說中文並用LINE聯絡,我覺得對方口氣不太像在工作場合,這點見仁見智,我自己是不太習慣。有拿到面試機會,但對方說要跟著我一起去面試,我當時也有點困惑,一來職缺是正社員並非派遣,二來我自己可以用日文溝通,因此就拒絕對方,自己去面試了。第二次有點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有興趣的職缺主動詢問的,但對方要我提供履歷,卻告知在面試前都無法提供企業名稱及職缺內容,一來這樣我不知道怎麼準備,二來比較習慣資訊對等,所以只停留在詢問的階段。

 

其他獵頭

非大手仲介或獵頭公司的話,其他比較小間的獵頭可能會透過上面的轉職平台或LinkedIn來挖角,我自己是覺得比較參差不齊。大多數初次介紹的職缺假如沒有進到面試,通常後面獵頭也不太會積極幫你找合適的職缺。所以我個人想推薦後期在LinkedIn碰到的這位獵頭,當時其實進入疲乏期,比較不積極面談。但幸好有跟這位獵頭聯絡,面談時就相談甚歡,公司我雖然沒聽過(其實到現在也不記得),但他與許多公司的管理階層關係良好,因此介紹給我的職缺都是日本的大企業,而且有些是我沒有聽過的職缺(畢竟用了這麼多轉職平台跟仲介,其實中後期有在市場流通的職缺都掌握得差不多了)。

他不僅建議我大幅度改寫履歷,也幫忙修改一些小地方,進入面試階段除了給我需要的資料之外,也幫我模擬面試。雖然當時已經有不少面試經驗,但不得不說模擬面試以及他給的建議都讓我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盲點,坦白說我能拿到目前公司的內定應該也是多虧那次模擬面試。當時在目前的公司跟他介紹的職缺中考慮,但日商的流程速度還是比外商慢一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選擇他介紹的。他專長的領域是IT、媒體、廣告、行銷及顧問業的行銷、業務、創意、PR、顧問、人事及工程師等職位。我完全沒拿介紹費之類的,純粹想分享我自己覺得好的獵頭,而且也相信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不過他手上的職缺也都不錯,有以上相關行業一定經歷的,有興趣可以到粉絲頁私訊我,我幫你轉履歷給對方。

補充:感謝眾多讀者的詢問,假如來信詢問時不方便直接附上履歷讓我幫你轉,可以稍微簡短說明目前所在業界以及想要找的職缺,我覺得這位獵頭應該可以幫上忙的話再請你附上e-mail,我請對方聯絡你。畢竟我沒收費,也不想浪費你們雙方的時間,純粹想推薦給合適的人,這點還請見諒。

 

結語

回頭看才發現我居然用了這麼多轉職平台跟仲介(還有很多沒有一一寫出來……),寫到一半差點放棄,一邊寫一邊回去看各家網站,不知不覺寫了超過8小時了。希望能透過我的經驗分享,讓大家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轉職網站或仲介。假如大家想看的話,之後打算寫一些轉職的心態調整、履歷要點、面試心得分享以及轉職碰到的一些光怪陸離的事(笑)。轉職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有時候真的是看緣分,別太苛責自己。累了的話就休息或暫停也沒關係,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祝福大家!

 

偷偷宣傳:

因為沒想到文章會寫這麼久,來不及更新IG,往後也會把轉職的心得整理成相關內容放在這個學習帳裡,雖然現在還是空白,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追蹤第一手消息!

shushu自由研究所的學習帳

https://www.instagram.com/shushustudy/

假如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跟IG!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koshibai

IG:旅遊、美食
https://www.instagram.com/shushufreedom/
IG:東京OL的美妝保養、穿搭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shushu.style/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分享在 email

Facebook